close

  35年改革開放,成就了中國今天“世界第二大經濟體”的奇跡。
  環顧全球,世界經濟格局正在深度調整,高速增長的中國列車也開始減速。全世界矚目: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的中國改革,將如何引領中國經濟涉險灘、闖關隘,續寫發展奇跡。
  昨日,新華社“迎接十八屆三中全會”特稿中指出,中國新一輪改革直面三大“關口”考驗:發展與轉型、政府與市場、公平與正義。
  案例:2013年秋冬之交,揮之不去的霧霾再度肆擾中國。北方城市哈爾濱因重度霧霾一度全市停課、交通癱瘓,首都北京難覓秋高氣爽的好天氣,就連“人間天堂”杭州也深陷霧霾困擾。
  發展與轉型
  亟待突破傳統增長模式束縛
  對處在轉型關口的中國,霧霾絕非僅是環境的災害,更是對中國高能耗增長模式的嚴重警示。十多年來,我國屢屢加大淘汰落後產能的力度,但卻陷入“產能越去越多”的怪圈。
  “在鋼鐵產能嚴重過剩情況下,一些地方仍在上馬大型鋼鐵項目,有的甚至以綠色釩鈦等名稱包裝。”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,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明雯說,當前仍有一些地方變相支持產能過剩行業擴張。
  化解產能過剩之難,折射出中國經濟轉型之艱。
  “錶面看是產能過剩,實際上是一些地方政府盲目競爭上項目,造成重覆建設‘遍地開花’。”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趙振華說。
  今年6月,發酵於銀行間的“錢荒”現象,將隱藏在中國經濟背後的地方債務激增、影子銀行、房地產泡沫等風險問題放大,暴露出更多中國經濟轉型必須直面的痛處。
  “這些問題,與地方追求GDP的政績觀有關,暴露出傳統增長模式的弊端,經濟增長缺乏內生動力。”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說。
  近幾年,地方政府公司化趨勢明顯,不少地方打著推進城鎮化旗號搞造城運動,政府經營城市,土地拍賣“地王”頻出,房價越調越高……
  “中國提出轉變增長方式已近20年,為什麼成效不夠顯著?根源就在於體制性障礙。”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,唯有推進市場化改革,方能為經濟轉型升級鋪平道路。
  發展與轉型,宛如拉動中國經濟騰飛的“雙翼”,只有找到二者間的“黃金平衡點”,在發展中壯大經濟穩住就業,在轉型中提升經濟質量和效益,才能確保增速“換擋”期的中國經濟行穩致遠。
  各界期待,十八屆三中全會能釋放更多財稅、金融、土地、價格等體制機制改革動力,為中國經濟升級轉型保駕護航。
  “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。”青島市高新區工委書記陳飛告訴記者,今年他們嘗試引入美國硅谷、清華科技園等產業平臺,更多讓市場發力。如何理清政府和市場的界限,用政府權力的“減法”換取市場活力的“加法”,這是處在深水區的中國改革必須跨過的難關。
  當前,我國行政審批事項依然過多,少數地方、部門設置審批、許可的隨意性大,程序不規範,束縛了企業、公民參與經濟活動的積極性,容易出現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。
  不僅如此,如果政府對市場經濟的主體不能一視同仁,也會束縛社會資本的活力。
 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的兩大支柱,但占中國企業總數九成以上、總量突破千萬家的民營企業發展仍面臨諸多障礙。
  “打破行業壟斷,未來必須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,放開市場準入,打開長期存在的‘玻璃門’‘天花板’。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。
  “一些政府部門過度干預經濟的背後,存在部門利益的驅動。”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,少數政府部門的這一傾向已成為與民爭利的根源。
  理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,從根本上轉變“萬能政府”形象,建設服務型政府,並非易事。“推動政府自身改革,等於拿刀子割自己的肉,每走一步都不容易。”汪玉凱直言。
  隨著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開啟大幕,推進國務院機構改革、取消下放數百項行政審批事項、實行公司註冊資本“零門檻”、叫停公款考察性出訪、大力度反腐倡廉……今年諸多改革釋放出調整利益動真格的攻堅信號。
  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。曬“三公”經費細賬、推官員財產公示、減並政府機構、打擊貪污腐敗……面對一個個“硬骨頭”,改革期待進一步突破。
  政府與市場
  需要劃清相互間的邊界
  案例:青島市高新區今年推出一項重要改革:原先管委會大包大攬的六大政府職能,如今“掐掉中間,只留兩端”,將科技園區建設、融資、評估、運營四大環節交給市場,政府更多註重做好規劃和服務。
  公平與正義
  努力實現共享共富
  案例:近一段時間,養老金改革成為社會爭論的焦點。除了養老金缺口巨大引發社會擔憂,更多爭論是針對雙軌制帶來的社會不公。各界期待新一輪改革能推進這一問題的解決。
  “公共產品短缺正成為當前社會的突出矛盾。”中國(海南)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,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,人們對教育、醫療、社會保障等問題更加關註,對公平有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。
  當前,教育、醫療、社保等公共產品的短缺成為社會發展的新矛盾。城鄉二元關係更導致一系列起點不公平問題。戶籍、就業、社保、子女就學等一道道“門檻”,令約2.6億農民工不能與城裡人享有同等教育、醫療、社保以及就業機會。
  財富分配不公引發的貧富差距問題,也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。多地爆出的“房姐”“房叔”事件,社會上關於征收房產稅、遺產稅的激烈爭論,都凸顯出全社會對收入分配改革的高度關註。
  今年以來,國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起點公平的改革舉措,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;推進公平市場準入;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……傳遞出促進權利公平、機會公平、規則公平的改革方向。
  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幾天,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份旨在推進公正司法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意見,引發廣泛關註。“冤假錯案是司法公信的大敵。”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雲騰說,下一步將深化司法改革,讓“法律之門”向公眾敞開,實現司法為民,公正司法。據新華社  (原標題:新一輪改革直面三大關口考驗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w58nwbhb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